本報訊(記者陳勇)4月11日,記者從自治區教育廳獲悉,2014年我區中考物理和化學合捲滿分160分,其中物理85分,化學75分。物理由於教材內容順序的變化,今年考查內容調整為八年級、九年級各占50%。波長、頻率和波速三者的關係等內容調整降低考試要求,力的圖示等不再作為考試要求。物理、化學的題型有選擇、填空、應用、實驗探究等。
化學
考試內容
《義務教育化學課程標準(2011版)》中內容標準規定的學習主題,“科學探究”主題的考查融入“身邊的化學物質”、“物質構成的奧秘”、“物質的化學變化”、“化學與社會發展”學習主題之中。重視對學生化學實驗與探究能力的考查,關註學生運用科學方法、設計實驗方案、進行推理、解決開放性問題等過程,試題的設置不僅在形式上有新意,而且在答題要求上充分反映學生的思維品質,有利於發展學生的創新思維。
試卷題型有選擇、填空、應用(包括簡答、計算等)、實驗探究。其中選擇題28分,均為“四選一”,非選擇題47分。
物 理
考試內容
1.因教材內容順序變化有微調
2014年考查內容調整為八年級、九年級各占50%。
2.以下內容調整降低考試要求:
⑴不要求知道波長、頻率和波速三者的關係;
⑵機械效率下調為“知道”層次,但要求能用生活中的實例說明機械功的含義;
⑶慣性從“理解”降低為“認識”層次,但強調“用物體的慣性解釋生活和自然中的有關現象”。
⑷“不可再生和可再生能源”,只要求“列舉”,不再強調“說出特點”。
3.以下內容不作考試要求:
⑴力的圖示;⑵電阻串、並聯等效電阻的計算;⑶核能。
4.加強了對物理實驗的要求,
加強了對物理學聯繫生產生活實際的要求。增加了以下內容條目:
⑴增加了“摩擦起電”、“同種電荷相斥、異種電荷相吸”、“磁場”、“熱機工作原理”等知識點;
⑵增加了“通過實驗,探究液體壓強與哪些因素有關”條目;
⑶增加“瞭解電磁感應在生產、生活中的應用”、“運用物體的浮沉條件說明生產、生活中的一些現象”、“知道大氣壓強及其與人類生活的關係”、“瞭解提高機械效率的途徑和意義”、“用焦耳定律說明生產、生活中的一些現象”的要求。
試卷的題型有選擇、填空、應用(簡答、作圖、計算等)、實驗探究等。其中選擇題約占40%,分為“四選一”和“選擇說明”(單選),非選擇題約占60%。 (原標題:物理化學出題靈活 強調創新思維答題)
- May 21 Wed 2014 01:00
物理化學出題靈活 強調創新思維答題
close
全站熱搜
留言列表
發表留言